钙钛矿室内用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超36%

2022-12-01 10:16:00
来源:光伏100

2007年光伏技术普及全社会,但转换效率过低使得该项技术被“低估埋没”。随着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成为社会发展新浪潮,光伏技术也随之迎来第二春~这不?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麦耀华团队获得了独立第三方认证超过36%的大面积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为当前已报道的世界最高值。

在光伏技术的第二春的焕发中,相关技术人员发现并不断尝试以钙钛矿材料为光吸收层的太阳电池技术,说白了就是钙钛矿材料能够使光伏电池实现室内弱光能量采集,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和智能出行等领域。但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那就是需要一个较宽的光学带隙才能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钙钛矿光吸收层的光学带隙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整,因而具备获得高转换效率光伏器件的可能性。

 

然而,宽带隙钙钛矿薄膜内溴(Br)含量较高,容易造成相分离现象,影响器件的性能。为此,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麦耀华团队研究了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带隙与室内光伏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除了相分离外,钙钛矿光吸收层中的Br空位缺陷也是限制电池开路电压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富碘(I)碱金属小分子材料处理后,可有效解决Br空位问题,提升了器件在弱光下的转换效率。在1000 lux的TL84光源下,有效面积为12.30平方厘米的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获得了独立第三方认证的36.36%的转换效率!该项研究结果目前是世界已报道的钙钛矿弱光组件最高转换效率。

 

此外,该团队指出,对室内光伏电池性能的准确测试和测试流程的标准化对该技术的产业化至关重要,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于《先进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差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AGS: 钙钛矿 室内 光伏 组件 研究 转化率 性能 产业研究
编辑:光伏100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没有了
相关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