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更新加快,多种光伏电池技术“开卷”
近日,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宣布将变更 47.7 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西咸乐叶年产 29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该项目将导入公司自主研发的 HPBC 高效电池技术。
随着 PERC 电池实现普及并逐渐接近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以 TOPCon、异质结 (HJT)、HPBC 为代表的电池片技术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光伏电池技术路线迭代更新快,不同技术路线将在 2023 年“内卷”,迎来白热化竞争。
隆基绿能表示,年产 29GW 单晶高效电池项目预计 2023 年 9 月整体完成竣工验收并全面投产。公司自主研发的 HPBC 高效电池技术规模化商业条件已经成熟。目前,HPBC 电池产品量产转换效率超过 25%,具有外观美观、转换效率高、弱光响应好、温度系数低、高可靠性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屋顶、地面电站等多种场景,满足客户对于高效单晶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需要,公司秉持“不领先、不扩产”的经营理念,拟完成 HPBC 高效电池技术的导入。
此次隆基绿能将产能由 15GW 提升至 29GW。公司表示,目前单晶电池产能与单晶硅片、组件产能不匹配,一定程度制约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天合光能、中来股份、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纷纷扩张 TOPCon 电池产能。皇氏集团、沐邦高科等公司则跨界布局,分别披露了 20GW 和 10GW 的 TOPCon 电池项目扩建计划。TOPCon 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现有的 P 型电池生产设备,工艺设备产线兼容性高,量产难度较低,可与 PERC、N-PERT 双面电池的高温制备工艺产线兼容。
在此背景下,TOPCon 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较快。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 年 PERC 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91%,HJT、TOPCon 合计占比不足 3%。预计到 2025 年,以 HJT 和 TOPCon 为代表的超高效电池技术占比合计将接近 40%,到 2030 年有望超过 75%。
HJT 在资本市场受到高度关注,多家上市公司发力 HJT 赛道。2022 年 7 月,金刚光伏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异质结光伏项目、扩大产量寻求利润增长点,拟以新设控股子公司金刚羿德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 4.8GW 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数据显示,2022 年 1 月 24 日至 2022 年 10 月 28 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吴江金刚与客户 REC 签订的 HJT 电池片销售合同累计金额达 3697.56 万美元。
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新型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华金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 2023 年 1 月初,TOPCon 电池已落地产能 67GW,规划待建产能 409GW;HJT 电池已落地产能 10GW,规划待建产能 180GW。
特别声明:本文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差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光伏1002023-05-16 15:24:00
-
光伏1002023-05-16 15:24:00
-
光伏1002023-05-16 15:24:00
-
光伏1002023-05-16 15:24:00
-
光伏1002023-05-16 15:24:00
-
光伏1002023-05-16 15:24:00
-
最新加入光伏品牌 更多>>